首页 园馆介绍 新闻信息 陈列展览 网上祭奠 研究园地 公共服务 在线互动 数字园馆
英雄事迹 Heroic deeds
张湧泉
张湧泉
张湧泉(1927-1964)河北省束鹿县人。1947年4月参加解放军。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战士、班长、排长、指导员、副科长、中国人民解放军63军189师炮兵营营长。在解放战争中曾参加青沧、石家庄、太原等战役。全国解放后,参加抗美援朝战争,历经五次战役,先后立功三次。1964年1月10日病逝。
邓桂章
邓桂章
邓桂章(1915-1968)江西省瑞金县人。1933年参加瑞金县沙心区游击队任班长。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参加过军事训练后,于1934年2月调任瑞金县独立团副官,后任红三军团特务队司务长、13团2连排长、司务长、供给员等职。1934年10月参加长征,后到达陕北。抗日战争时期,在八路军总供给部运输排任班长、司务长、总供给学校管理员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总供给学校管理员、晋冀鲁豫军区兵工厂管理股股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任华北军区第三、第二修械厂股长、702工厂供应科副科长。1962年休养。1968年1月19日病逝。
王如葵
王如葵
王如葵(1921-1965)河北省邢台人。1938年2月参加当地游击队任班长。百团大战中曾参加正太战役、黄崖洞保卫战、关家垴战斗。1942年2月调太行二分区30团1连任班长,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因作战勇敢,先后在1941年和1942年两次被评为太行二分区杀敌英雄。1943年《新华日报》两次报道了他的事迹。1944年在保卫麦收战斗中晋升为排长。1945年任副连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参加了邯郸战役,晋升为连长。后参加陇海战役,在羊山集战斗中任代理副营长,并在战斗中负了重伤。住院养伤期间担任二所党支部书记。1948年10月调任太行三分区警卫连连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任河北省邢台军分区特务连连长、公安大队队长。经公安干校学习后调河北省公安总队教导队任队长。后任内卫17团军训股股长、内卫80团二营营长。1956年进入高级公安学校学习,毕业后任河北武警二支队四大队大队长、河北省公安总队第四团一营营长、沧州专区公安支队副支队长等职。1965年11月16日病逝。
张国政
张国政
张国政(1892-1967)河北省冀县人。高小毕业后到沈阳学校。1913年参加东北军,由二等兵升至副官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随伪保安队驻防保定。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,爱国主义觉悟增强,走上抗日道路。1938年8月,随保安二总队起义,队伍开赴唐县,晋察冀军区将其改编为游击军,任二支队参谋处处长。后在抗大二分校学习,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四分区教导大队任军教科科长。1941年调陕甘宁边区联防卫生部任生产主任。1942年和1943年两次被评为劳动英雄和工作模范。后调军委卫生部任生产主任。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1年调任军委天津卫生材料厂总务科科长,基建副主任。1954年到石家庄休养。1967年1月2日病逝。
宋作模
宋作模
宋作模(1915-1967)河北省井陉县人。1938年9月参加八路军。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区队长、连长、特派员、科长、处长、山西省忻县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。1967年7月4日病逝。
张金田
张金田
张金田(1893-1966)安徽省金寨县人。1928年10月参加红军一大队任战士。1931年随部编为红25军73师219团。1933年调红四方面军电话队任电话员。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经长征到达陕北。抗战爆发后,随129师开赴晋察冀抗日前线。1941年任太行一分区电话局局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太行电话总局队长、邢台电话局局长等职。新中国成立后,转业到石家庄地区邮电局任总务股长。1953年调地区邮电职工托儿所任所长。1958年离职休养。1966年12月21日病逝。
孙政
孙政
孙政(1926-1967)江苏省镇江县人。初中毕业后到南京当店员。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,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学习。9月,赴长春航空学校学习。12月,转第四航空学校学习。1951年任四航校一大队教员,荣立三等功。1952年任二大队中队长,后任二大队、三大队副大队长、大队长。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6年9月任四航校二团副参谋长。1967年3月13日,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。
马辉
马辉
马辉(1915-1998)江西省永新县人。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他历任通信员、测绘员、通信主任、参谋等职,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“围剿”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历任连长、营长、副团长、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,参加了平型关、百团大战、黄土岭、狼牙山等战役、战斗。解放战争时期,他历任旅长等职,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和保北、雁北、察南等战役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历任师长、副军长,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、司令员,中共河北省委常委、省委书记,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司令员。在长期担任部队和地方领导职务期间,他为推动部队、民兵的基层工作,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,为地方经济的发展,做出了贡献。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、朝鲜二级国旗勋章、一级自由独立勋章、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,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因病于1998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3岁。
李熙珍
李熙珍
李熙珍(1934-1967)黑龙江省桦川县人。初中毕业后任小学教员。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,任63军炮兵团一营翻译,随部队入朝作战。曾参加五次战役,中鄂战役、开城保卫战。1953年入志愿军直属教导大队学习后,调任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二科翻译,不久又入志愿军办事处联训队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学习。1955年5月,受队前嘉奖一次。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6年、1957年两次被评为“优等学员”。1957年调63军187师560团一营任参谋。1958年入高级步兵学校学习。后任63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、187师作训科参谋,560团作训股股长。1967年11月16日,因公外出途中遇车祸牺牲。
耿仿曾
耿仿曾
耿仿曾(1921-1969)河北省阜平县人。1937年抗战爆发后,参加地方革命工作,任本村武装部长。1938年2月先后到二区、三区任抗先指导员。1940年调十区任财政助理员。1943年任区大队大队长。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4年调三区任大队教导员,后任县武委会政治股股长,作战股股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晋察冀边区公路管理局警卫队队长、交通局汽车队队长、救济分会汽车队队长等职。1947年10月调任晋察冀军区汽车队队长,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。1948年11月调任华北军区汽车二团直属连三连教导员。新中国成立后,调二团任队列参谋、助理员、北京军区后勤部车管部器材补给处副处长、后勤第七分部仓库管理科科长。1965年离职休养。1969年4月病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