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烨(1914—1943)原名项俊文,浙江省金华人。1938年赴延安,入抗大第4期学习,因擅长文学创作和摄影,兼任各报刊特约记者和通信员,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他撰写的通讯《创造抗战突击队员的斗争——抗大献给抗战一周年的礼物》、《抗大同学毕业上前线》及拍摄的《抗大四期毕业欢送大会上毛泽东先生致训词》、《参加欢送大会之学员》等照片,先后在1938年8月4日和9月1日武汉出版的《新华日报》发表,并配发了毛泽东的题词:“继续努力以求贯彻——给抗大第四期毕业同学”、“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”等题词。毕业后被派往华北前线,任战地新闻记者。以《抗敌报》为阵地,撰文介绍延安的文艺运动。1939年9月,雷烨主动要求随军挺进冀东抗日最前线,深入到冀热边境,在极端困难和险恶的环境下,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。为了团结冀东文艺界人士,雷烨发起并创立了文艺团体“路社”,创办了文艺刊物《路》、《文艺轻骑队》、《国防最前线》等,亲自担任部分编辑工作。这些刊物不仅对对部队指战员起到了宣传鼓舞作用,对广大人民群众也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,在冀东地区很有影响。1941年,根据革命需要雷烨转到冀东部队领导机关工作,先任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,后任组织科长。他随军转战在长城内外、滦河两岸及热南伪满边境,拍摄了《潘家玉大惨案》、《熊熊的篝火》、《滦河晓渡》等上百幅优秀战地作品,真实地反映了冀东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,记录了日寇烧杀掳掠、无恶不作的累累罪行。1943年4月20日,在平山县曹家庄遭日军袭击,身负重伤后,从容砸碎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和自来水笔,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殉国。2014年9月1日,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